
人 因所謂的而生 也因所謂的而縛 而因所謂的而恨
但所謂的究竟是什麼?
年輕時的所謂 愛恨中的所謂 病痛時的所謂 佔有失去的所謂
生之所謂 老之所謂 死之所謂
所謂之名的 只是怕從未存在罷了
但曾存在的又是什麼呢? 又何所謂呢?
【新書簡介】
人生四苦,暗藏玄機;早早知道,苦盡甘來。
24篇理解生、老、病、死,不可不讀的生命書寫──
生──
生命始終在進行中,需要我們隨時關注、覺察並感受它。將自我擴大,容納別人,替人著想,放大心量,不去在意所有已發生的事,路就會愈走愈寬。
老──
容貌日漸老化、身體開始衰弱,當你以為可以隨心所欲掌控世界,世界已離你越來越遠。只有當外在已無所追求時,人們才會停下步伐,思考生命真正的意義。
病──
活得久也要活得有品質,千萬別讓長壽成為一種懲罰。寵愛自己、取悅自己,是新時代的健康新主張。
死──
死亡是靈魂的新生,是靈體轉化的過程,如同人生經歷過的大小苦難都是一次次的死亡,一旦突破了,就能汰舊換新,超越自我,換來重生的自己。
年輕時見山是山,中年時見山不是山,老年之後,如何見山還是山?
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開啟全新的思考,讓心靈自由,懷著喜悅進入生命最高層次。
適逄家中有親人過世所以讀來特別有感觸。
人的一生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來修行成道的。
修行成道包括入解脫門和出菩提路。
入解脫門是自修自證,出菩提路是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,
就是自己修好了再去幫助別人修。
修行也不是將一切欲望都斬斷,而是可有可無,你已經不執著於它了,
你有了整個的天空,還會在乎多一片白霊、少一朵間霞嗎?
像淡淡敍來作者身邊遭遇,卻是人生大道。生、老、病、死。
「接納就是了。也不過是發生了一件件事情;那是世間百千萬億件事情中的一件事,不必大驚小怪。」
但世間俗塵,又有多少人能真的放下呢?
一生努力追求的一切,真到享受時刻,又有多少人能甘願呢?
當軀體推進火海,又有多少人呢不害怕呢?
當存在消失被遺忘,又有多少人能不茫然迷失呢?
生命、體驗、放下
如果一個人在死亡之前處於「靜心」狀態,
他的每一樣器官都會變得正常,他會完全健康的死去,
那就不是真正的死亡,而是進入一個比較高的層次。
再也不痛了,當您進到另一個世界。
送行者的話聲聲叮嚀著,不要怕,不要留戀,不要耽擱,朝著那道光走去吧!
【作者簡介】
梁玉明
現年六十二歲,畢業於文化大學新聞系,於母校擔任助教、講師十餘年。潛心學佛三十年,期間曾擔任《中華禪學》雜誌主編六年、圓覺文教基金會董事九年;目前擔任《圓覺天地》雜誌總編輯。擅長書寫心靈散文,近期曾獲第一屆福報文學獎、第一屆全球華人文學星雲獎、第三屆花蓮造福觀音文學獎等。
二○一○年六月出版第一本著作《轉轉念,幸福就在心裡面》,深獲好評
~感謝 時報文化 & 非讀Book ~